无芒雀麦相关论文
以紫花苜宿(Medicago sativ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间行(A1和交叉(A2)混播两种方式建植草地并确定8个紫花苜蓿种群密度(5、15、25......
为开发和利用无芒雀麦种质资源,促进草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灰色......
为了揭示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变化,本研究以补播建植6年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A......
免耕补播是恢复退化草地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究在北方退化草地上补播豆科和禾本科牧草对草地生产力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试验......
为了探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不同禾草混播草地的土壤养分分布与积累规律,将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草地早......
在科尔沁沙地分别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按播种量比例0∶1(A1)、1∶1(A2)、2∶2(A3)......
期刊
本试验在山西省孝义市煤矿沉陷区混播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按照种植行比,设置小冠花:无......
以入侵植物少花蒺藜草和苜蓿、马唐和无芒雀麦3种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取代试验方法观察了不同密度及比例条件下4种植物的竞争......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是自然界存在的两类重要的共生微生物,分别能与宿主植物形成丛枝菌根和......
期刊
本文在简述国内外植物抗盐性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在人工配制NaCl溶液胁迫下五种草坪草地上部分脯氨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牧草品质是衡量牧草优质与否的基本指标,施肥和灌水是增加牧草产量和改善牧草品质的重要措施。因此,合理的水肥管理对指导牧草的生......
利用气相色谱仪(GC)、(15)~N 同位素测定仪(NOI7)、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先进的仪器,采用最可能数法(MPN),(15)~N 同位素稀释法、Salko......
本文对7科28属84份牧草饲料作物种子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11种牧草种子营养成分的年度变化进行了测定。各科营养成分含量各不......
用电导法、冰点降低法、蒽酮和砷钼酸比色法及生长恢复试验法对11个牧草品种作了抗寒性鉴定。虽然这四种方法的指标都与温度极相关......
本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退化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野生的无芒雀麦和羊草为补播材料,于2005-2006年依托国家草地生......
本研究于2006年在河北省塞北管理区以2002年建植的紫花苜蓿、无芒雀麦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不同灌溉处理,初步研究了不同灌溉......
同化资源分配对植物的生长、竞争及结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植物体自身的生理过程及其生......
本研究以高寒地区种植多年的四份无芒雀麦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青藏高原的海北州西海镇旱作条件下从农艺性状、产量、营养成分含量......
莜麦俗称皮燕麦、裸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的一种优良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高纬度地区。莜麦的营养价值较高,籽实中蛋白质......
种子发芽率是种子质量的极重要指标。在牧草及饲料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中,当群体种子发芽率降低到50%以下时,急需重新种植更新种子,再入......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土壤污染的一种重要化学污染物,不仅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土壤的环境质量,而......
ISSR (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c DNA)是一种新型的以微卫星重复序列作为引物检测物种多态性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为了评价人工牧草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本试验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选择15°和25°的坡地种植无芒雀麦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试验,以裸地为......
本论文以来自国内外12个地区的无芒雀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抗旱性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抗旱性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种子萌发期和苗期......
以沙生冰草、蒙古冰草、蒙农杂种冰草、新麦草和无芒雀麦5种禾本科牧草的种子为试材,采用-0.3、-0.6、-0.9、-1.2MPa不同浓度的PEG......
在石灰岩旱地果园行间种植无芒雀麦 ,研究其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滴灌条件下 ,果园种植无芒雀麦 ,可以明......
农菁6号无芒雀麦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于2001年对从保加利亚引进品种耐卡的种子进行50Gy60Co-γ辐射处理后,同年南繁加......
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缘毛雀麦 15个类型及无芒雀麦 2个类型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分析 ,明确了其酶谱特征及分......
试验对不同利用年限的缘毛雀麦草地(以无芒雀麦为对照)在三个不同的物候期进行了生物量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采种利用的缘毛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为促进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以从保加利亚引进的无芒雀麦品种 N ica (耐卡)为研究对象,采用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创新选育出无芒雀......
[目的]从种群水平分析2种生境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构件的生产力特征,为牧草的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典型生......
1 来源rn乌苏1号无芒雀麦是新疆乌苏市草原工作站、乌苏市畜牧局联合培育而成的无芒雀麦新品种,2003年经国家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委员......
根据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 ,利用组织物质转化分析方法 ,对羊茅黑麦草和无芒雀麦叶片出现、伸长、枯萎和死亡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表施控释肥为300kg/hm2时,无芒雀麦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重量明显增加,与施用等量氮磷的尿素加磷酸二......
不同行距对乌苏1号无芒雀麦产籽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乌苏1号无芒雀麦种子生产以行距60cm条播为最佳播种行距,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
为了探讨无芒雀麦种子和幼苗的耐盐碱能力,在无芒雀麦种子萌发过程中,用浓度为0、20、40、60、80、100、120mmol.L-1的NaCl、Na2SO......
通过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无芒雀麦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
为了研究种间根系互作(对应于地上部分互作)与氮素添加对豆禾混播人工草地结瘤固氮、牧草群体产量形成的贡献及其作用机理,本研究以......
株高的分化是植物对环境长期适应性的结果,通过研究植物表型及生物量分配对株高大小的响应规律有助于了解种质资源多样性。该研究......
本文用苜蓿、苇状羊茅和无芒雀麦为材料,根据其生物学特点进行混播,并对混播牧草的生长特点和生产性能与单播进行比较,以便找到利用该......
采用分层取样法研究了两年生单播紫花苜蓿、单播无芒雀麦、隔行混播和同行混播人工栽培草地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和化学结合形态。......